【雨飛·好久不見】上篇:磚墻燈暖,秋箋有聲|一場穿越時光的重逢
- 作者:桂林愛 謝欣 陳赫魯 黃昕蕊
- 來源:當代先鋒網(wǎng)
- 發(fā)布時間:2025-08-19 21:23:19
當文昌閣古老的磚墻被燈光點亮,
當秋天的第一縷晚風悄然拂過,
這不僅僅是一場音樂會,
更像是“一封”醞釀了許久,
終于能雙向奔赴而拆開的信箋。
聽到這個聲音的那一刻,
我們似乎坐上了時光機,
想起了那些年深夜獨處時,
內心最柔軟的回憶。
那一晚,一句“謝謝你用聲音陪伴我26年”,
字字真情,句句暖心。
那一晚,
我們在古城墻下,
上演了一場平凡人的音樂會;
那一晚,
這一支用歲月澆筑夢想的樂隊——混凝土樂隊,
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當平均年齡50歲的他們站在舞臺上,
那些被時光打磨過的嗓音里,
迸發(fā)出的不僅是旋律,
更是一種穿越“30年”的生命力量。
混凝土樂隊
音樂之于他們而言,
是一場想唱就唱的快樂,
無關任何,唯有熱愛。
三十年前,他們因為熱愛,
聚攏到了一起。
三十年后,他們告訴我們,
真正的夢想,會隨著歲月越發(fā)堅硬而明亮。
(順序從上到下:肖浣云、常欣、邢凱杰)
那一晚,我們從他們的歌聲里,
找回了那些逝去的時光,
那些兒時的快樂,
那些內心深處的回憶。
“貴陽,我的家鄉(xiāng)
我為你大聲歌唱。”
旋律像是一把鑰匙,
輕輕地打開了記憶的鎖,
我們循著《貴陽》和《不散》,
穿過時光的迷霧,
回到了記憶中的貴陽。
一首一首歌曲,
就像一封一封的時光來信,
把我們記憶中的這座城市溫柔點亮,
帶著它的煙火氣,
和那些回不去的舊時光。
沈嫻與好久不見的朋友一丹,
一個在北京,一個貴陽,
隔空相遇在文昌閣的月色下,
輕輕唱起了她們年少青春時共同譜寫的歌曲。
沈嫻
那一晚,
我們從黃昏唱到明月升。
麥子
那一晚,
我們懂得最深的愛,
不是要多響亮,
而是要讓每個聲音都帶著真心,
落進別人心里。
87歲的“薩克斯手”章正義驚艷全場。
雖已是高齡,但他精神清健,步履輕盈,
尚未全白的銀發(fā)下笑臉盈盈。
這位可愛的“銀發(fā)少年”身上
明亮動人的人生態(tài)度,
深深觸動著我們每一個人。
那一晚,
他讓我們懂得,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好久不見Buddy&Rose樂隊,
那一晚,你讓我們看到,
這樣一支從不被定義的樂隊,
永遠值得期待。
鄭涵月
那一晚,
她穿著獨具一格的貴州民族服飾款款走來,
銀質頭飾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一首《我的祖國》成為所有人
內心深處最真摯的共鳴。
李松洋
你們讓我們懂得,
去感受、去擁抱、去熱愛
日子,可以如此閃亮。
增剛手風琴樂團
那一晚,
因為對音樂的執(zhí)著與熱愛,
他們相聚在一起。
友人說組合
八月,是炎夏未散的熱烈,
是秋意漸生的沉靜,
是我們的“好久不見”。
人生搭乘著時間列車,
一刻不停地向前駛去。
如果相遇是命運的安排,
那么重逢,
大概就是時光給予我們最溫柔的饋贈。
當《好久不見》的旋律響起,
所有被時間塵封的回憶頃刻涌來。
我們總在時間里走散,
又總被時間溫柔地提醒。
那些以為遺忘的,
其實都在心底最柔軟的抽屜里,
落了鎖,
卻從未真正丟掉鑰匙。
這場音樂會真正的意義,
不只是演奏。
我們讓音樂成為橋梁,
連接記憶與當下,
聆聽那些散落在光陰里的故事。
每個音符的背后,都藏著故事。
跟著我們去感受音樂里的溫度,
去看見故事里的光。
更多他和她的故事,
還在繼續(xù)……
下集,繼續(xù)治愈
雨飛聲音工作室出品
策劃 監(jiān)制/桂林愛(雨飛)
視頻/圖文/排版 陳赫魯 謝欣 黃昕蕊
編輯 楊羽
二審 楊韜
三審 周文君
-
【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從籃球熱到稻花香,來看“村BA”后花園的豐收故事
水車不斷轉動,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臺江縣臺盤鄉(xiāng)陽芳村,因緊鄰“村BA”發(fā)源地臺盤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環(huán)境特點,被譽為“村BA”的后花園。
-
促進實現(xiàn)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è)|貴州建設省內外服務“一張網(wǎng)”
今年以來,貴州堅持就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實施“六六就業(yè)穩(wěn)崗計劃”,強化省外省內就業(yè)服務“一張網(wǎng)”建設。
-
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鍵突破!主廠區(qū)建設正式啟動
開陽熱電聯(lián)產(chǎn)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是為開陽工業(yè)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